434官仿瓷-《环球寻宝:从盲盒仓库开始》
第(2/3)页
陈睿这才知道,原来那会儿的瓷都,还曾经这样风光过。
“到了八十年代后期,随着咱们外销瓷生意做的越来越好。”
“就有不少香江的商人,专门跑到内地,来订购瓷器。”
“还有些大胆的,就带着图纸,想要找瓷都的人来烧制一些仿古的瓷器。”
老杨这么一说,陈睿就懂了。
原来那会儿,就已经有人想要烧制仿古瓷了。
“可那会儿瓷土,都是工厂管,而且釉料也同样是厂里在管。”
“整个瓷都,就那么几个瓷厂,几个炉子,你想要烧高仿瓷,根本也没那条件。”
“就算香江商人给的条件再好,当地的瓷工,也不敢。”
“毕竟当时国家对这方面管的非常严,当时几个国营瓷厂,可是都有自己的警卫部的。”
“而那会儿他们的警卫部,可都配有真家伙的……”
陈睿点点头,这段历史,他也听老爸讲过。
八十年代的时候,他老家也有不少国营大厂。
其中一些涉及军工,钢铁的厂子,都有自己的警卫部,而且也真的配家伙呢。
那些国营瓷厂,那就更不用说了,要知道那几个厂,可是当时国家创汇的重要来源。
“后来,那些香江人就找到了我爸。”
“我爸就联系了他在瓷都的朋友,然后他们就想尽办法,偷偷搞来一些土。”
“做成对方想要的器型,然后在利用顺出来的釉料,做成这种瓶子。”
“然后还要蹭厂子的窑炉来烧……”
“反正一条龙下来,最后才能烧出这种瓷器。”
老杨一边给陈睿解释,一边满眼缅怀的,把玩着眼前这两只青花釉里红的瓶子。
陈睿这会儿也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。
原来,当年咱们瓷都,还有这样的过去呢?
老杨抬头瞥了他一眼,然后哈哈一笑。
“别大惊小怪的,八十年代后期那会儿,几乎每个国营厂,都这样。”
“不少人,都靠着那段时间的运作,赚到了第一桶金。”
“尤其是九十年代,第一批开民窑的窑主们,哪个不是靠这个赚到的钱?”
第(2/3)页